心靈雞湯:從耶利米書第二十九章看如何面對新冠肺炎

黃福光

舊約教授

兩種自然反應

  面對危險,人類總是傾向或戰或逃。這現象也切合我們現時的情況。恐慌性搶購、抗議鄰近地點成為隔離營,都是「戰鬥」反應的例子。醫護人員自願承擔危險的工作,照顧受感染的病人,是這種「戰鬥」模式中較為正向的一面。逃避隔離令,或乾脆逃往外地,則屬於「逃跑」模式。這些反應本身並沒有錯。不過,舉例說,假如有關舉措危及他人,或損害整體的福祉,就是錯誤的了。

可選擇的第三種反應

  其實,還有第三個選項:等候耶和華。乍看之下,這個反應似乎最軟弱。這聽來就像諺語所說的,把頭埋在沙裏的鴕鳥:拒絕承認有危險,或是坐以待斃。聖經所說的等候耶和華,卻不是這個意思。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至14節記載耶和華怎樣吩咐被擄到巴比倫的百姓,在等候祂拯救期間要做些甚麼。這封信(約公元前597年)是寄給第一批被擄者,他們隨同約雅斤王被擄到巴比倫(王下二十四10-16)。

  首先,他們要過正常的生活(耶二十九5-6)。這些人是災難事件(被擄到巴比倫)的幸存者。套用現代的說法,他們屬於創傷後遺症的患者。神不是吩咐他們否定自己的感受,而是勸導他們要接受並適應新的環境。他們必須重過正常的生活――建造房屋並住在其中,栽種並享受他們勞碌得來的果子,嫁娶並生兒育女。正常生活是他們信靠神的標記。

  第二,神吩咐他們要為他們被擄到的那城謀求幸福,為那城禱告(耶二十九7)。按照我們對被擄者的認識(如:詩一三七),這必定是一個非常難遵守的命令。以耶穌的話來說,神是教導他們要愛仇敵,為那迫害他們的人禱告(太五44)。他們有千萬個理由去憎恨和憤怒,但他們卻不應該這樣生活。神期望他們在等候祂拯救期間,要去寬恕、謀求別人的益處,並為他們禱告。

  第三,神吩咐他們不可聽信假先知,假先知給予他們虛假的盼望(耶二十九8-10)。有些人自稱為先知,告訴被擄者很快就可以返回耶路撒冷,這為他們被擄的困境和艱難提出快速的解決方案(21節)。但事實是並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他們被擄的生涯要過七十年才能結束。對於「七十」這個數字,學者有不同的解釋。無論其意思是甚麼,都肯定不是指不久將來發生的事。事實上,情況日益惡化,這封信發出之後不到十年,耶路撒冷就被摧毀。他們不應聽信「假新聞」,反而是要耐心等候耶和華在祂所定的時間拯救他們。

  最後,神保證祂為他們所定的計劃,是要他們得益,而不是要他們遭禍(11節)。在所定的時間,祂必聽他們的懇求,領他們歸回應許之地(14節)。從他們的景況來看,這些話必定難以接受。再者,假如耶利米是對的話,他們大多數人也不可能活到看見這預言實現的那日。

信靠神 追求美善

  等候神,並不是把頭埋在沙裏,或是在絕望中放棄。這要包含信心、耐性、好行為。神使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三11)。我們無法催促祂,也不能做得比祂更好;因此,我們必須有耐性。在目前這種艱難時期,我們或難以相信神對我們所懷著的是善意,而不是惡意。任由自己失去盼望,甚至放棄,遠比堅持容易。但這不是經文的教導。神教導他們(以及我們)要信靠祂,等候祂的拯救。一方面,我們要信靠神。另一方面,我們要盡力追求美善的人生,成為別人的祝福。最後,我想以神勉勵被擄者的話來結束:「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二十九12-13)阿們!

(古志薇 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