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絲、黃絲之間的第三個選擇

曹偉彤 院長
吳國傑 基督教思想(教會歷史)教授
曹:

香港社會近一年,我們常常形容為撕裂、波動的。「藍絲」和「黃絲」也不斷對峙。其實,浸信教會應該如何面對?是否要支持某一方呢?

吳:

究竟我們該站哪一邊呢?我會說:浸信會既不是「藍絲」,也不是「黃絲」;如果必須要用「絲」這標籤,我們只能說自己是「耶絲」,即「耶穌基督的粉絲」,因為我們只跟隨祂。以下我整理了一個表,給大家看看。

這個表分列出幾個不同範疇。效忠主權方面,親政者自然以政權為主,效忠政權。不過有時候,自我也是主。因為很多親政者有時也考慮到自己的仕途、前程。反政者則強調人民是主。不過,西方許多政客追求人民的支持,其實背後也只是考量自己是否能夠當選。浸信會則強調「基督是主」,自己不是主。我們聽命於神,縱然某事是自己喜歡的,但假如神吩咐我們作另一件事,我們也要跟從。

政府權威方面,親政者強調權威源自建制,所以必須尊重政府。反政者認為政府乃人民所授權,人民為首,所以不須尊重政府。但我們強調君權神授,是神容許某個君權 / 王權執政,所以須要尊重。在尊重神的主權之前提下,我們尊重現有的政權。

行事考慮方面,親政者強調政權的意向,順從政權的決策。反政者覺得人民的意向才至為重要,以民意為依歸。浸信會則強調上主的心意,真理決定我們的行動。一件事孰是孰非,並非取決於大多數人的判斷,我們乃按照聖經和對真理的領受而行事。

政令執行方面,親政者強調順服接受,努力配合執行。反政者則認為須要判辨是否合乎人民利益;惟有合乎人民利益才會支持,不然就反對。我們同樣強調須要判辨;不過,判辨的標準在於是否合乎神的心意。若合乎神心意的,我們就支持。

社群關係上,親政者強調融合建制,要取悅政權,投入建制活動。反政者傾向投入人群,爭取人民支持,投人民之所好。我們則強調信仰為先,摒棄一切不義的事,努力作鹽作光;即用真理去影響他人,為我們的信仰發出先知的呼聲。

追求目標方面,親政者強調政權的穩定,領導人自然從中得益。反政者傾向促進民主,人民可以從中得益。我們則強調永恆的獎賞,期望上主得著榮耀。

社會公義方面,親政者認為公義是在現世實現,不過是由政權推動。此「公義」自然是政權眼中的「公義」。反政者同樣認為公義是在現世實現,卻是從民主衍生出來,此「公義」是人民眼中的「公義」。但我們認為公義是在終末實現,取決於神的主權審判。不過,我們並非完全漠視現世的公義,依然嘗試爭取。但我們知道,即使現今無法爭取得到,神依然有最終的審判。

對於逆民意的政令,親政者忠心支持,自己不同意也會擁護。反政者則激烈反抗,無畏地予以譴責。但我們則傾向柔和地面對,恭敬地表達意見。恭敬地表達意見,不是為反而反,而是為政權、社會和人民好處,盼望將真理和美善帶給大眾。

面對不義政權,親政者傾向接受現況,努力改進內部。反政者則奮力對抗,甚至不惜叛亂、推翻政府。我們則強調堅忍不屈,將前路交託給主。即使我們為此犠牲、被監禁、受苦,也在所不惜。

爭取民主方面,親政者未必支持,視乎政權的態度,因為民主或會使其受損。反政者則極力支持,視民主為不可或缺的東西,努力爭取。我們則相對地支持,因為從歷史、從不同的社會學家的見解來看,民主是較為公義的體制。但我們重視過程多於結果。特別要留意民主本身也有其限制,例如,現今西方的民主,一般的限制包括民主容易被傳媒操控、人民需要有相當的質素去分辨對錯、眾人須要知道真相等等。事實上,我們相對地支持的民主,並非我們真正追求的目標;我們一直強調的是「以神為主」。聖經中可以找到相關的典型例子,譬如,亞倫造金牛犢,是順從民意,最後卻定為犯罪,所以民主並不一定正確。事實上,西方亦有一些學者論述「民主暴政」,即透過民主去壓迫一些少數群體;若是如此,我們就不會支持。因此,我們更重視真理,更重視「以神為主」。

  親政者 浸信會 反政者
效忠主權 政權是主
自我也是主
基督是主
自我不是主
人民是主
自我也是主
政府權威 源自建制
必須尊重
君權神授
須要尊重
人民授權
無須尊重
行事考慮 政權意向
順從政權決策
上主心意
真理決定行動
人民意向
以民意為依歸
政令執行 順服接受
努力配合執行
須要判辨
是否合神心意?
須要判辨
合乎人民利益?
社群關係 融合建制
爭取政權喜好
投入建制活動
信仰為先
隔絕不義活動
努力作鹽作光
投入人群
爭取人民支持
投人民之所好
追求目標 政權穩定
領導從中得益
永恆獎賞
上主得著榮耀
促進民主
人民從中得益
社會公義 現世實現
由政權推動
末世實現
由神主權審判
現世實現
由民主衍生
逆民政令 忠心支持
不同意也擁護
柔和面對
恭敬表達意見
激烈反抗
無畏予以譴責
不義政權 接受現況
努力內部改進
堅忍不屈
前路盡交託主
努力對抗
不惜叛亂推翻
爭取民主 未必支持
視乎政權態度
民主或損利益
相對支持
為較公義體制
過程重於結果
極力支持
民主視為必須
盡力成功爭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節錄自神學沙龍「亂世中再思政教分離」(2020年5月4日)

相關文章

淺談「浸神」的「神學沙龍」

曹偉彤 院長   去年9月3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在早會舉辦了本院首場的「神學沙龍」;我與鄧紹光教授打頭炮,一起談論潘霍華的倫理思想。之後,「浸神」陸陸續續在校內、校外,後來還在網上,舉行一連串形形色色的「神學沙龍」。有本院獨力主辦的,也有與校友會、教會或其他機構合辦或協辦的。主題內容廣泛,涵蓋聖經、教會歷史、神學、牧養、宣講等不同範圍(參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