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的信仰根源及特色

曹偉彤 院長
杜錦滿 基督教思想(浸信會歷史)助理教授
曹:

可否替我們溫習一下浸信會的歷史由來?

杜:

我們或許聽過浸信會在1609年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創立。當時,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風氣迅速吹至英國,英王亨利八世同樣希望英國脫離羅馬天主教,於是實施了一連串改革。但當時有一群人認為英國的改教未夠完全和純正,提出要「淨化」(purify)教會,於是出現了一群「清教徒」(Puritans)。可是,他們發現無法推動政府建立他們想要的純正教會,於是離開英國教會,一群「分離主義者」(Separatists)由此而生。當中有兩個人──赫爾維(Thomas Helwys)和史邁德(John Smyth)──為逃避迫害,離開英國,到達阿姆斯特丹,創立了浸信會。

然而,史邁德後來離開了該教會,剩下的赫爾維在1611年返回英國,正式建立了英國的「普及救恩浸信會」(General Baptists)。為何稱為「普及救恩浸信會」?因為他們相信救恩是賜給所有人,這觀點或多或少是受到門諾會或當時荷蘭的亞米紐斯派(Arminianism)影響。

差不多同一時期(大約1640年),有幾個人也建立了一些浸信會,稱為「特定救恩浸信會」(Particular Baptists),跟赫爾維開展的浸信會截然不同,兩者是完全獨立的。他們受加爾文的神學影響,認為神的救贖只是為一群蒙揀選的人而設。於是英國兩派不同的浸信會就誕生了。

這兩派即使在北美洲及歐洲,都是各自獨立地開展的。例如在北美的威廉斯(Roger Williams),以及差不多二百年後在德國出現的盎肯(Johann Gerhard Oncken),他們各自從聖經得到亮光,認定教會必須由信徒組成;這有別於當時的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嬰孩也可以加入教會。浸信會獨特之處是,教會是由一群重生得救的信徒組成(believer’s church),並因此開始了信徒浸禮(believer’s baptism);即浸禮並非為嬰兒而設,因為嬰兒自己沒有認信能力,所以浸禮對他們而言並無意義。人必須自己清楚認識救恩,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救主,服從祂的吩咐,受浸加入教會。這就是浸信會的起源了。

曹:

我們聽過不同人對浸信會的起源有不同的講法,有說是來自清教徒運動(Puritan Movement),有說是源自英國宗教改革運動,又有說是來自信洗派(Anabaptists,或譯:重浸派)。究竟浸信會的根源是跟哪群人有關?

杜:

一般來說,起源可以從兩方面追溯。一是歷史起源,我剛才簡略地敍述了。另一是信仰的起源,通常可以歸納為四大起源理論。第一個是較多人接受的說法,指其源於英國的清教徒,部分清教徒成為分離主義者,開展了浸信會。第二個理論則認為其根源是受信洗派影響。第三個理論稱為「承繼論」,指教會乃一直傳承下去,從未中斷過:從施浸約翰開始,到第二世紀孟他努派(Montanists)、第四世紀多納徒派(Donatism)、第十一世紀保羅派,一直到第十六世紀信洗派……。最後一個理論則認為浸信會的理念其實一直存在於聖經,並無改變,只是由不同的人(他們也沒有明顯的派別)傳承,一直至今。這些理論派別各有支持者,不過近年歷史學家較多支持首兩個理論。

曹:

信仰方面,浸信會有甚麼特別的堅持?

杜:

我最初接觸浸信會時,有人打趣說:「浸了就會信!」這肯定是錯的,浸信會的內容不是說,你受了浸就會相信。那浸信會的內容到底是甚麼?後來,我讀教會歷史才知道,其實「浸信會」(Baptists)這名稱是其反對者用來譏笑他們而起的名字。我剛才也略述過,浸信會出現是由於有一群人從聖經得到亮光,認為教會必須由一群信徒組成(「信徒教會」),而加入此信徒群體,就必須信而受浸(「信徒浸禮」)。

浸信會特別之處乃在於高舉聖經權威。我們剛才提及其起源於不同群體,無論在英國、歐陸或北美,都是由於他們各自根據所查考的聖經得到亮光,因而成立浸信會。因此,浸信會一直很強調聖經,甚至被譽為「經書之民」(the People of the Book)或「聖經之民」(the People of the Bible)。「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這口號雖然是來自十六世紀的馬丁路德,但真正如此強調和看重聖經的獨一權威,我相信浸信會是最明顯的了。浸信會如此強調聖經,從中歸納出「信徒教會」的教導,又由此發展出「信徒浸禮」的主張,還有後來的「信徒皆祭司」、「政教分離」等一系列的教義。

曹:

那麼,浸信會與其他宗派有何不同?或者說,有何強處?

杜:

浸信會強調每一位信徒都是平等的、積極參與的,信徒皆祭司,因此鼓勵了很多信徒參與事奉。浸信會最特別、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在浸信會的歷史中曾有許多傑出的信徒積極參與事奉,與牧者、執事一同建立教會。浸信會不是以所謂的監督、主教或某些握有大權的聯會、區會去指揮每一所堂會該如何運作,反而是鼓勵每所堂會獨立自主,每個會友都積極參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節錄自神學沙龍「亂世中再思浸信會的信仰根源」(2020年4月13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