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宣講

曹偉彤 院長
林國彬 院牧、實習主任、實用神學科講師
曹:

我們知道楊牧谷重視宣講,他的講道有何特點,對我們有何啟迪?

林:

楊牧谷講道最吸引的地方,除了是解說經文精彩,還因為他博覽群書,在講道中總會引用某些書籍與經文對話。他可能不自知,他或許已經運用了歐斯孟(Richard R. Osmer)實用神學(practical theology)那套進路,就是用神學與其他學科對話

他的《受傷的戀者:何西阿書今釋》零散地記錄了他對講道的見解及其方法論。其中有一篇的開首,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傳道者如何尋找信息?第二,聽道者如何聽道?

傳道者如何尋找信息呢?楊牧谷認為宣講的信息並不是一篇一篇去計算的,而是共有一個生命信息(life message)──神給你的一個一生之久的信息。傳道者整個人生都是在宣講這個信息,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後來,我發現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和楊錫鏘醫生也有相同看法。)因此,傳道者必須在神面前領受一個一生之久的信息,終生只傳達這個信息。具體地說,神給你一個信息,你要在「這個時間」、「這個處境」(例如香港)、對「這群人」宣講(朗基〔Thomas Long〕也正正用上這些字眼)。對楊牧谷而言,他宣講的生命信息就是:聖經是要改變我們的生命。

第二,聽道者如何聽道呢?楊牧谷曾在地方堂會擔任顧問,而且積極參與,對基督教會活石堂影響深遠。他認為聽道者聽道的方式,在乎傳道者與會眾之間的關係,他甚至比喻為父子的關係。他強調,彼此有深厚的關係,聽道者才願意聽道。加上,如果傳道者長期處身地方堂會,他在台上的宣講跟台下的行為表現,是會眾有目共睹的。所以,藉著與傳道者的關係,藉著觀看他在台上的宣講與台下的表現,會眾就如此聽道了。因此,他認為傳道者及牧者的角色應該由同一個人擔任──台上為傳道者,台下為牧者。

曹:

你剛才提及一個很寶貴的重點,就是傳道者與牧者是同一個人,這方面可以補充嗎?

林:

傳道者除了講道,還須要真心關顧會友,這種關係甚至好比父子。傳道者不能只作台上的講員,卻不與會眾建立關係。

曹:

這樣聽來,傳道者不單要言行一致,活出榜樣,還須要與會眾之間有一份情誼和愛的關係。

林: 是的,傳道者須要與會眾有生命的結連。

曹:

你剛才說,楊牧師對聖經有深入了解,又有一顆為父的心,與弟兄姊妹之間建立起愛的關係,且有一種對神忠誠的召命觀念,因此他講的道能夠影響他人。的確,用楊牧師的觀點來看,若我們的同學能夠擁有為父的心、與弟兄姊妹有真誠的關係、活出講員的榜樣,那麼,他們就真的算得上是好牧者。這是很寶貴的提醒。

你曾提及楊牧谷很多時候談論「頓悟」,可以解釋一下?

林:

楊牧谷最後一本釋經書《作祂的僕人:哥林多後書研讀》,其中有一節「傳道人與他傳的道(一5-22)」,就提及怎樣促成聽道者在心靈產生頓悟。他強調,會眾在聽道時心靈產生頓悟,生命才有改變的方向。他甚至誇張地說,很多講道者就像「跑江湖」。剛出來「跑江湖」總是戰戰兢兢,但習慣了後,就知道大概要說哪些笑話或故事去感動會眾。但你回想過去聽道,即使曾經多次笑過、哭過、感動過,那又如何呢?最後還是一場空。如果聽道者沒有頓悟,生命沒有改變,也是沒有意義。

講道應該怎樣做呢?楊牧谷提出四個步驟:一、重塑現場;二、解釋事件;三、對現代人的意義;四、立志遵行。第一、二是指向聖經的世界,第三、四則指向我們的世界。(此處明顯運用了斯托德〔John Stott〕釋經講道中「兩個世界」的概念。)

第一,講道者須要重塑現場。楊牧谷認為,聖經本來就是由事件組成,因為須要記錄才化成文字、文本。因此,若想弟兄姊妹聽道時有所頓悟,就須要重塑現場,這是解經部分。例如歷史背景的解說,能讓會眾彷彿親歷其境。或者,換他另一個說法,就是藉著解說聖經的歷史背景去建造一個舞台,讓會眾置身其中。不過,單是塑造舞台並不足夠,所以,第二,還須要解釋事件,包括解說事件發生的處境、人物、來龍去脈等等。這兩點就是塑造聖經的世界,讓會眾置身舞台當中,目睹事情發生,他們就能直接與經文對話。

只完成這兩點也不足夠,單單讓會眾置身在聖經的世界,站在舞台之中,也只是像看一齣戲罷了,怎樣使之連繫至今天的生活?第三、四點就是指向今天的生活。第三點指出,要注意經文中發生的事情,其處境與我們今天處身的世界,在結構上有何相似之處。你須要找出這些結構上的相似點,才能解釋該段經文對我們今天的意義。在這方面,楊牧谷尤其擅長,因為他博覽群書,而會眾也相當喜歡他這部分的解說。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議一些簡單可行的行道步驟,因為聽道者要把道行出來,才能領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節錄自神學沙龍「今日在香港宣講:再思楊牧谷與朗基」(2020年6月1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