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底:哪一所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浸信教會?
杜錦滿
基督教思想(浸信會歷史)助理教授
我在2019年加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教授團隊,講授香港浸信會歷史。為了準備教學材料,我兩年前開始找尋相關的史料;搜索過程中,發現資料有許多矛盾之處。就以「香港第一所浸信教會何時出現?」為例,不同的資料卻記載了不同的日期。另外,哪一所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浸信教會?至今仍然存有爭議。三十年前,筆者在加拿大維真學院初次接觸「基督教歷史」這門學科,仍記得當時教授強調:對待歷史要態度嚴謹,因為我們如何準確地認識歷史,將會影響我們怎樣回應歷史;今天我們的回應,也在模造後人讀到的歷史。因此,我希望以嚴謹的態度,釐清自己所屬宗派在香港起源的歷史,又盼望藉此幫助香港浸信會的教牧和信徒,準確地認識浸信會在香港的起源。
香港第一所浸信教會
根據中國教會歷史經典權威之作──賴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的《基督教在華傳教史》(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1,香港第一所浸信教會於1843年5月在皇后大道設立,名為「皇后大道浸信會」。賴德烈申明資料來源是耶士摩(Lida S. Ashmore)的《美國浸禮會在華南地區的傳教活動:頭六十年的歷史概論》(The South China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A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First Cycle of Sixty Years)2。經查看後,筆者發現賴德烈錯看了1843年5月28日在港成立之潮語浸信會,誤以其為皇后大道浸信會。自此以後,這個年份和日期便一直被人引用,包括劉粵聲的《香港基督教會史》、徐松石編的《華人浸信會史錄(第二輯:港澳地區)》、《香港浸信會55週年紀念專刊1901-1956》和香港浸信會聯會的官方網頁。另外,美南浸信會宣教士兼歷史學家吳立樂(Lila Watson),於其《浸會在華佈道百年史略》3 提到,皇后大道浸信會始於1842年5月5日。其著作於1936年成書,她引用的日期,很可能是參照杜立韋(Thomas S. Dunaway)於1930年出版之《為耶穌拓荒:叔何顯理的故事》(Pioneering for Jesus: The Story of Henrietta Hall Shuck)的記述4。吳立樂提出的日期,又先後引用於徐松石、湯清和香港浸信教會的著作。此外,一些歷史學者如李志剛和禤浩榮,提出皇后大道浸信會乃成立於1842年7月。5
究竟皇后大道浸信會始於甚麼時候?根據《浸信會傳教士雜誌(1843)》(Baptist Missionary Magazine, 1843),其成立的正確日期應為1842年5月15日。這份年報是美國浸信會差會在1843年4月26日舉行第二十九屆年會時,於紐約發表之1842年年度的工作彙報,其發表時間是所有現存資料中,最接近皇后大道浸信會成立的日期。皇后大道浸信會不可能晚至1843年5月才成立,即在年報發表以後才出現。另外,杜立韋所說的創立日期為1842年5月5日,但那天是星期四,教會不大可能於星期四開始首次聚會。故此,皇后大道浸信會創立的日期應為1842年5月15日(星期天)。
至於1842年7月之說也不正確,因為第二所浸信會──街市浸信會(Bazaar Baptist Church),是在1842年6月26日成立,第一所浸信會不可能晚於第二所出現。李志剛和禤浩榮提出該日期,很可能是誤把皇后大道浸信會新堂落成之時當成教會的始創日期。因此,皇后大道浸信會是第一所在香港出現的浸信教會。
浸信會來港宣教
叔未士(Jehu Lewis Shuck)是首位來華的浸信會宣教士。1836年,他與妻子何顯理(Henrietta Hall Shuck)由美國經新加坡抵達澳門,並於1842年3月19日來到香港。抵港後不久,他們馬上在上環百步梯開設「宏藝書塾」,藉學校從事宣教工作,並於皇后大道建立教會。羅孝全(Issachar J. Roberts)較叔未士晚一年到達澳門,卻比叔未士早一個月移居香港。他抵港後不久,很快便獲分派到港島南面的赤柱,在那裏建立教會和學校。同年10月末,粦為仁(William Dean)也移居香港。
除了服侍英語會眾外,叔未士和羅孝全主要以粵語人士群體為福音對象。粦為仁因有好幾年在曼谷的潮籍華人中工作,熟悉潮語,很快便在香港開展潮語事工。1843年5月28日,他首先在皇后大道浸信會的教堂內成立香港潮語浸信會。粦為仁除了在英國管治的香港島傳道之外,也到那時仍屬清政府管轄的九龍半島地區,如土瓜灣、深水埗、望角,以及離島長洲,向那裏的潮州人傳福音。
羅孝全是首位前往長洲的西教士,他與華人助手郭向於1843年7月6日初探長洲。不久,粦為仁與郭向於同月18日到訪長洲。粦為仁通曉潮州話,很快便與當地潮語人士傳講福音。自1843年7月22日,郭向每週都前往長洲領會。約半年後,他在長洲租得一所房子作教堂之用。吳立樂指出,粦為仁於1842年搬往長洲,並於次年5月在那裏成立一所教會。吳立樂很可能把長洲的教會跟1843年5月28日在香港皇后大道浸信會教堂內成立的潮語浸信會混淆了。劉粵聲記述長洲浸信會於1842年開基,6 也不正確。
香港事工 日趨式微
叔未士、羅孝全二牧先後於1844和1845年間離開香港,移居廣州。與此同時,美國浸信會因奴隷問題,1845年分裂為美北浸信會(Northern Baptists)和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s)。粦為仁留在美北浸信會,叔未士和羅孝全則加入美南浸信會。自1845年起,香港教區隷屬美北浸信會管轄。由於美北浸信會來華宣教士說潮語為主,故逐漸放棄粵語事工。加上,叔未士、羅孝全二牧離開香港,粵語事工自此一蹶不振。1848年,街市浸信會停辦,皇后大道浸信會的粵語事工最後亦於1857年完全停頓,只剩下香港島和長洲的潮語聚會。
1848年,美北浸信會的約翰生夫婦(Rev. and Mrs. John W. Johnson)到港。可惜,約翰生的妻子抵港後不久便離世。到了1860年,約翰生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來自荷蘭),連同四位華籍傳道人及幾位教員,從香港遷往潮州馬嶼。約翰生離港前往潮州時,美北浸信會決定把他們的宣教基地遷往潮州,並把在港所有差會物業出售。自此,香港變成潮州教區其中一個外圍支站(outstations,即外設站)。
1860年西教士離港後,留下來的工作,主要交由他們聘用的華人助手延續。香港的浸信教會曾有一段時間只剩陳兌一人來牧養。最低潮時,香港的教會只剩下八九人;赤柱支站幾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人;長洲只剩下會友二三人,而其中一人後來且離世,陳蓀要獨力負責赤柱和長洲兩地浸信教會的事工。長洲有一所細小的福音堂(a small chapel),陳蓀一來到就在那裏領會。 1860年開始,長洲支站只能間歇地舉行聚會。1864年,粦為仁到訪香港,發現自1860年差會遷往潮州後,不少香港會友流失,但他於1843年5月28日成立的潮語教會仍然存在。美國浸信會差會第五十一屆年報(彙報1864年的事工),只提及香港島的潮語教會,以及香港區會友總人數只得十人,並沒有提到長洲或其他支站,當時很可能只剩下香港島仍有恆常聚會。
湯紹源曾經撰文提及,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期,香港地區仍有兩所教會,位於香港島和長洲。7 筆者相信湯紹源錯看了資料,誤以為差會提到整個華南地區內的兩所教會,是指香港島和長洲有兩所教會,其實所指的教會是位於鄧嶺和潮州匯。香港當時只是一個支站(outstation),並非教會(church)。1873年的差會年報(彙報1872年的事工)再次提到香港,指出1843年成立的教會至今仍然存在,但沒有提到其他與香港有關連的支站或聚會處,相信當時整個香港區只剩下香港島一個聚會點。
浸信教會 重現生機
約翰生在潮州服侍,直至1872年離世;兩年後,約翰生師母離開美北浸信差會,並計劃從潮州前往美國。1875年,她途經香港時,決定留下來,作一名獨立傳道人。她在荷李活道租住的地方開設一所女校,藉以再續約翰生牧師多年前的宣教工作。她又聘請由汕頭嶺東浸信會差來的陳時珍擔任荷李活道女校的教師兼傳道人,逢主日借倫敦傳道會教堂聚會,此時香港浸信會事工重現生機。根據差會1880年第六十六屆的年報記載,約翰生師母從差會退下來之後,便在香港工作,並取得很好的成果。她在1875年回到香港後,教會增加了七十三人。
香港事工 日趨興盛
1881年,約翰生師母退休返回荷蘭家鄉。她原希望美北浸信會接手她在港的工作,無奈該差會因缺乏資源而婉拒。最後,美南浸信會的紀好弼(Rosewell H. Graves)和仕文(Ezekias Z. Simmons)答應接手。1881年3月開始,香港工場由美北浸信會轉移到美南浸信會,並租了一處地方作聚會點。一年後,紀好弼到訪香港,有二十五人參與他主領的主餐聚會,另有三人接受浸禮。
到了1884年,香港浸信會經歷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聚會語言由原先單一潮語改為潮、粵兩語並用。事緣鄰近省份操粵語的人士,還有海外回鄉的華人信徒,選擇定居於英人統治的香港,他們遂成了教會的生力軍。同時,教會繼續獲得一些宣教士的支助,以及海外華人信徒奉獻金錢,以致會務得以開展。及至1886年,香港教會首次自聘傳道人,從美國聘請了馮活泉牧師回來,自此會務迅速發展。
至於長洲方面,自從1885年陳時珍離港返潮後,整個十九世紀的美南浸信會差會記錄,甚少提到長洲教會。就算長洲仍有聚會,充其量也只是間歇舉行,並非經常舉行。另外,有關方言群組的改變,長洲浸信會原先是一所潮語教會;美南浸信會1891年的年報提到長洲的教會說:「……在長洲島我們有一所福音堂,但沒有傳道人懂得說他們的方言。」由此可見,當時長洲教會所用的方言不是美南浸信會宣教士熟悉的粵語。事實上,自美南浸信會接手香港教會後,他們主力作粵語福音事工,對於講潮語的長洲教會,根本無力兼顧。
結語
總的來說,在香港出現的第一所浸信教會就是1842年5月15日開基的皇后大道浸信會;後來還開辦了街市浸信會、下環浸信會、赤柱浸信會和香港潮語浸信會,並且1843年7月開展長洲潮語福音工作。然而,這些教會都先後停止了聚會。及至1860年,香港島只剩下一處潮語聚會點。由於原有的堂址已出售,當時會友只可以借用倫敦傳道會教堂或是租用地方繼續聚會,但我們不肯定1873年(陳兌離港)至1875年(約翰生師母來港)期間,教會聚會是否曾經暫停。至於長洲方面,美北浸信差會撤出後,相信聚會亦於1860年代初停頓了超過十年,直至陳時珍和約翰生師母出現後才恢復。至於陳時珍1885年離開後,直至十九世紀末(特別是1890年代後期),長洲是否仍有聚會,則仍屬疑問。因此,較為肯定的結論是:今天位於堅道的香港浸信教會的根源可追溯到1875年約翰生師母來港恢復宣教事工之時,一直延續發展至今。
有關長洲浸信會,除非將來找到進一步的歷史資料,證明她從未間斷過,否則她再次出現,就要算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了。或許,我們仍須繼續尋找更多史料,方能確定哪一所才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浸信教會;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香港的浸信教會,是建基於昔日眾多先賢的努力和付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Kenneth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 Macmillan, 1929), 251.
2 Lida Ashmore, The South China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A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First Cycle of Sixty Years (Shanghai: Methodist, 1920), 6.
3 吳立樂編:《浸信會在華佈道百年史略》(上海,1936;重印版:香港:浸信會出版部,1970),頁6。
4 Thomas S. Dunaway, Pioneering for Jesus: The Story of Henrietta Hall Shuck (Nashville: Sunday School Board of 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1930), 118. 中文書名乃筆者所譯。
5 李志剛認為皇后大道浸信會始於1842年7月21日。參李志剛:《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香港:道聲,1987),頁22。另外,禤浩榮提到叔未士於1842年5月15日開始籌建香港首所浸信教會,同年7月落成,開始中英文崇拜聚會。參禤浩榮:《圖片中國基督教簡史》(香港:天道,2011),頁305-306。
6 劉粵聲:《香港基督教會史》(香港:香港浸信教會,1996,重排增訂版),頁161。
7 湯紹源:〈長洲浸信會考源〉,載《長洲浸信會壹佰陸拾周年紀念特刊》(香港:長洲浸信會,2004),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