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經學術交流會說起
「浸神」首屆「聖經學術交流會」談論甚麼?有何特色?
這場學術交流會與「浸神」推動的實踐神學有何關係?
「浸神」的教研方向如何推動那以聖經為本的信仰實踐?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不久之前舉辦了首屆「聖經學術交流會」,反應熱烈,取得理想結果。下文將為讀者報導當日的盛況。我們又邀請了曹偉彤院長、兩位副教務長黃福光教授和吳國傑教授談論這場學術交流會,並探討它與學院近年推動的「實踐神學」有何關係、「浸神」的教研方向如何推動那以聖經為本的信仰實踐等問題。
2023聖經學術交流會
亞洲華人聖經研究面面觀
本院第一屆聖經學術交流會於3月13日舉行,主題為「亞洲華人聖經研究面面觀」。會上邀請了來自亞洲四個不同地區的華人聖經學者,於剛啟用的新教研大樓三樓會議廳聚首一堂,就新近的聖經研究成果彼此交流切磋。當日在場的除了講員及回應講員,還有本院一眾老師、校內同學親臨參與,又有網上參與的校友及其他神學院的老師、同學,參與者超過一百人,可謂濟濟一堂,氣氛熱鬧。
是次學術交流會共分為四節;每節約一小時,先由講員發表研究成果,講解文章,然後由另一教授回應,最後有公開討論的時間。四位學者發表的文章,內容涵蓋理論、釋經、實踐等層面,並運用了不同的研究進路,例如歷史評鑑、社會科學、文學等,甚或以神學與聖經研究交叉思考的方式探討不同的聖經議題,呈現聖經研究的豐富面向及內涵,為讀者探討聖經及其實踐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講員的論文都與身分認同(Identity)有關:來自內地的游斌博士以中國學者的身分看中國的釋經學;新加坡學者陳耀明博士從舊約歷史探討新加坡的華人身分;新約學者張楷弦博士從塑造門徒群體身分的角度探討馬太福音;另一位新約學者何善斌博士則談論哥林多前書裏建構基督徒身分的議題。前兩篇論文是關乎政治文化處境下的身分問題,後兩篇則關於新約的基督徒身分。
中國聖經學
第一節由中央民族大學宗教研究院院長游斌博士主講,主題為「中國聖經學應具備的三個基本意識」,並由本院舊約教授黃福光博士回應。游博士提出中國聖經學與中國經學之間對話,將各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作對照,並舉出中國經學著作為例與聖經作比對,認為研讀中國經學的方法也可用於研讀聖經。黃福光博士贊同以中國經學作切入點討論中國釋經學的進路,冀盼游博士及其學生能繼續進深鑽研這課題,甚至建構出一套「中國釋經學」,成為神學院的一門學科讓人學習及研究,這也是一件美事。
馬太福音的敍事結構與門徒群體
第二節由本院新約助理教授張楷弦博士主講,主題為「馬太福音的敍事結構與讀者回應:一個以『門徒群體』為焦點的提案」,並由中國神學研究院周永健教席副教授薛霞霞博士回應。張博士指出學界對馬太福音的整體結構一直存在爭議,因此他提出一個新的分析和見解,從劇情分析的角度,以核心事件為主線對馬太福音進行結構劃分。薛博士認為張博士的文章為過往只注重基督論的馬太福音結構研究添加教會論的面向,尤其是「建立門徒群體」這個主題,又藉此更新了我們對馬太敍事結構的理解;而且,張博士的文章不同於過往的分析,強調講論部分在福音書中整體敍事的功能和作用。
新加坡華人身分
第三節由新加坡三一神學院威廉‧奧爾德姆會督教席教授陳耀明博士主講,主題為「新加坡華人身分:移民與超聯通世界的雙刃劍」,並由本院舊約客座副教授何溢信博士回應。陳博士以公元前六世紀回歸猶大地的猶大人在民族身分上掙扎的處境為視角出發,輔以豐富的數據資料,從不同向度思考現代新加坡華人的身分問題。何博士回應時表示,陳博士的文章叫人開眼界,讓他看見聖經能夠有血有肉地應用於具體國家不同民族身分的人身上,展現兩個群體在其處境中的掙扎。
在邪術風行的世界建構基督跟隨者的社群身分
第四節由信義宗神學院新約教授何善斌博士主講,主題為「在邪術風行的世界建構基督跟隨者的社群身分:林前十二1-13『靈』的運用」,並由本院新約助理教授梁俊豪博士回應。何博士將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關於「靈」或「屬靈」等相關用詞放在古希臘行邪術的習俗背景去解讀,從而突顯保羅想藉「靈」等相關字詞建構讀者的身分認同。梁博士回應時表示,很享受閱讀何博士這篇文章,從中深受啟發,又另外提出一些細節及論證的問題彼此交流討論。他認為這些可進深討論的地方正是這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值得讀者仔細閱讀。
融匯東西方文化的學術盛宴
交流會的討論氣氛熱烈,每節的公開討論環節均有教授或同學踴躍提出問題及回應,激發眾人思考,講員亦隨之進一步作出補充或講解,大家在學問上彼此切磋琢磨,實是基督教華人學術界一場美好而豐富的學術盛宴。
最後,曹偉彤院長向一眾講員及本院老師致謝。他表示這次會議是一場筵席,他相當享受討論過程中彼此誠實、謙卑及互相款待的氛圍,並且驚歎眾學者閱讀的仔細認真。曹院長對眾人能一同推動亞洲華人聖經研究深感欣喜,又認為一眾學者的學術研究融匯了東西方文化。雖然他們汲取的是西方學術的養分,但研究課題時能夠把它們轉化到東方的處境。他盼望日後學院能持續舉辦這類型的會議,促進華人聖經研究的交流討論,一同享受美好的筵席。
參與者反應熱烈
根據參與者的回應,大部分均表示交流會的內容深淺適中,從中獲益良多。不少參與者表示最為深刻的是能夠讓不同研究專長的聖經學者有對話交流的機會,回應及討論環節深具啟發性,引人省思。這場交流會讓他們認識不同領域的聖經研究成果,又可從中學習做學術研究的思路,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啟發他們學習以多角度或新的視角去理解和思考聖經。也有參與者表示備受激勵,要更深入研讀聖經,並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不少參與者表示從講員的演講中受益不淺。例如游斌教授提出解讀聖經的方法融入了中國文化的視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與華人交流;陳耀明教授關於新加坡華人身分問題的探討,加強了他們對身分認同觀念的認識,能引起港人反思。
老師嘉賓 樂在其中
老師們認為交流會氣氛融洽,內容精彩,有很高素質的討論,而嘉賓及講員皆有很正面的回應,樂在其中,甚至透露其教授的神學院學生表示從會議中獲益良多。黃教授對各學者的研究內容也表示欣喜,並且發覺同學享受閱讀講員的文章,以及運用批判思考的過程。曹院長亦對講員的研究主題及內容表示欣賞,認為他們的研究能夠確切應對社會現實的處境。
吳國傑教授對回應環節印象深刻,非常欣賞。他指回應者都是有備而來,回應皆切中核心,與講員擦出不少火花;而且,更難得的是回應者的語氣友善客氣,討論熱烈,氣氛卻和諧。曹院長也表示贊同,認為這確實難得,欣賞講員與回應者的態度真誠有禮。他喜見交流會上流露的情誼,既有學術氛圍又有團契交通,這不單是學者的交流,也是朋友的交誼;這次可算是一個學問與友誼匯聚的場合。
不過,有老師和參與者反映,期望日後增加回應和發問的時間,讓與會者有更多討論空間;此外,交流會內容非常豐富,以致整個聚會的時間過長,希望日後可以有更適切的安排。最後,不少參與者都表示希望日後有更多這類跨地區、跨學院、跨範疇的聖經研究交流會,分享新近的學術研究成果。
以聖經為本的教學、研究與信仰實踐
會後,我們邀請了曹偉彤院長、兩位副教務長黃福光教授和吳國傑教授談論這場學術交流會,以及「浸神」的教研方向。
聖經研究 與 實踐神學
論到此次「聖經學術交流會」的緣起,曹院長指出過去十年社會和教會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隨之興起了各種神學思潮,但它們又能否幫助教會和信徒切實回應社會狀況?這引發他不斷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最後他認定聖經思維的重要,便想更多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因此,在本院七十週年白金禧院慶感恩崇拜上,曹院長除了講述「浸神」的「四頁」故事,還為學院的未來發展畫下藍圖,指出學院正努力構建的心靈及教研工程,其中就提出要推動「實踐神學」。實踐神學不僅是解釋聖經和神學傳統,還要指出甚麼是忠於聖經的實踐。我們所做的神學必須「落地」可實行的,但這種實踐必須回歸聖經,聖經才是信仰實踐的基礎。
為了深化我們的聖經基礎,推動聖經研究,曹院長邀請了黃教授負責舉辦是次聖經學術交流會。黃教授考慮了學院原有課程及活動的時間編排後,認為定於3月舉行較為理想。隨後他邀請了不同地區的聖經學者,發表他們新近的研究結果,恰巧各講員也是來自亞洲各地,並且他們的研究也是關於「身分認同」。
推動聖經研究 營造學術氛圍
曹院長盼望這類交流會能營造聖經研究的學術氛圍,更重要的是加強我們對聖經的重視和思考。除了可以像這次交流會那樣邀請各地學者來本院分享,他認為也可以「禮尚往來」,我們的師生到其他地區作學術交流,因為這不單單是本院的工作,也是一眾神學工作者的事。
因此,曹院長期望這次的交流會只是一個開始,冀盼這類會議恆常舉行,持續不斷辦下去,以顯示「浸神」非常重視聖經研究。而且,不用規模盛大,好像「大排筵席」,只要滙聚各方學者好友,幾個學者共同討論,集思廣益;其中若有精彩的文章,作者又同意的話,還可以結集成書,讓更多人認識。曹院長盼望這種學者間互相交流研究心得的聚會能細水長流地進行下去,成為「浸神」的特色。他也深盼華人聖經學者在此領域共同努力,並期盼有機會與其他學者攜手合作。
兩位副教務長也同意學院繼續舉行這類學術交流會,並以簡單形式進行,或者每年舉辦一次。事實上,為配合本院研究院的課程改革,學院正計劃於每年春季舉辦一次「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讓本院的神學碩士生及神學博士生發表其研究心得。將來舉辦的學術交流會可以考慮與這研討會結合。
「浸神」與「以聖經為本的信仰實踐」
聖經學術交流會是「浸神」深化實踐神學的一環。信仰實踐須紥根於深厚的聖經基礎及思維,而高舉聖經也正符合浸信會信仰的精神。曹院長強調不只聖經學術交流會,「浸神」舉辦的課程及活動也是相輔相成,共同邁向這同一方向:以聖經為本的信仰實踐。
黃教授指出學院一直以來每年舉辦的「浸會週」、「宣教週」、每兩年舉行一次的「白箴士講座」,加上未來每年春季舉辦的「研究生學術研討會」,以及各式各樣的講座,都是朝這方向而努力:從聖經的層面進深到信仰實踐。
吳教授認為這些活動、講座、交流會,跟學院的課程學習不可分割,都是整體神學教育的一部分;而院內的課程設計,也同樣是以實踐為導向,期望同學能將聖經和神學知識落實於現實處境,並在未來牧養時繼續反思和整合。舉例說,本院的道學碩士生在課堂上學習不同的科目(例如聖經科、神學科、實踐科等),但最重要的是畢業前要參加「高級整合研討班」(Senior Integrative Colloquium)。同學要整合過往的學習,融會貫通,應用於自己將來事奉的處境,讓同學作出屬於自己的聖經研究和神學反省,將信仰踐行於生活和牧養的層面。
與教會同行 實踐聖道
吳教授又說,神學學士及道學碩士課程提供的神學訓練只是基本的,同學將來如何把聖經的教導落實於牧養處境,不是直接應用實踐神學的理論就能解決。因此同學的自省、辨識和整合的能力極為重要,而學院在這方面也提供了支援。同學畢業後,成為牧者,學院會繼續與他們同行。例如「浸神」的教牧持續教育課程,校友可以隨時報讀,延伸學習。更重要的是,假如校友遇上牧會上的困難,學院也歡迎他們回來尋求幫助。「浸神」希望持續幫助同學實踐信仰,能夠真正回應神的呼召。
同一道理,為協助眾教會以聖經的教導來應對社會現實的種種挑戰,曹院長近年多次舉辦「院長教室」和「院長茶室」,與眾教會的牧者、長執、領袖、校友團契交流,彼此學習,共同努力。
最後,新教研大樓和人才的培育,對於推動「以聖經為本的信仰實踐」也是相當重要。吳教授指出新教研大樓除了三樓的會議廳可以舉辦學術交流會,推動聖經研究交流,還預留了空間設立高階神學研究中心及香港浸信會歷史檔案中心,以配合未來研究的發展,期望在將來切實協助服侍教會。
至於培育人才方面,曹院長指出學院除了積極吸納各地具聖經及系統神學基礎的學者外,也致力培育本地人才,特別是在實踐神學科方面的。吳教授說,研究院的課程改革便是配合這個方向。神學碩士和神學博士課程的主修範圍,除了「聖經研究」、「基督教思想」之外,如今還加上「實用神學」供同學選擇,讓他們可以專修宣教、牧養或宗教教育。這開啟了培訓從事實踐神學教研的本地人才的一扇大門。
一同踏出信仰實踐之路
浸信會獲譽為「聖經子民」(People of the Bible)。面對個人生命、信仰群體,乃至社會各種困難挑戰,願我們首先回歸上主的寶貴話語,以神聖啟示為依歸,踏出這條有血有肉的信仰實踐之路。「浸神」將繼續與眾教會、信徒同行,盼望藉著校內校外的課程、不同形式的學術交流會及講座、各項嚴謹的學術出版,以神話語啟迪的亮光,一同將聖言化作行動,落實於生命之中,好讓耶穌基督的門徒群體在地上成為明亮的燈台,照耀黑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