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死.吾生」經驗談

本院信徒神學教育部主辦、牛頭角浸信會協辦的「悟死‧吾生: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於5月28日舉行。當日座無虛席,約有320人參加。是次聚會先是講座環節,由三位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談論生死的課題或分享他們推動生死教育的經驗;然後是座談環節,三位嘉賓與台下參加者互動交流,氣氛熱烈。

當我所愛的人死了……

講座環節的第一節由本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鄧紹光博士主講,題目為「當我所愛的人死了……」。鄧教授真誠分享自身的經歷,講述妻子離逝對他的影響、他對死亡的體悟,以及他如何在信仰群體的愛中重新建立自己。

死亡生命與關係的解體

鄧教授回顧四年前,妻子病逝,生活頓失重心,他陷入了長期的驚恐。他指出,對亡者來說,死亡是生命的解體;對仍存留在世的未亡親友而言,同樣是一種生命和生活的破裂和解體。痛失摯愛的妻子後,鄧教授對生活失去熱情,世界變得灰色一片;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感受身邊美好事物帶來的快樂,反而覺得傷痛。

死亡同在的割裂

失去妻子使鄧教授思想上帝起初創造人的本意,以及主耶穌曾在歷史上與人肉身同在。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要他們一起生活,體現了神要人在群體生活的心意,而夫妻二人要成為一體,更顯示兩者不可分離。因此人的群體特性,在夫妻的關係上最為明顯。與妻子分離後,鄧教授回憶從前有妻子同在的日子,就更體會肉身同在的可貴。主耶穌曾成肉身,住在門徒中間;祂死後復活,也是肉身的復活,不僅是靈魂的甦醒。人的靈是透過肉身與上帝、人和大地交往,但死亡割裂了這種同在。

終末盼望死後復活

另一半失去了,原來的「一體」不再整全;鄧教授直言這失去不能填補,餘生只能與這「失去」共存。面對這種缺憾及傷痛,又有甚麼能支撐我們走下去?鄧教授談論死後復活的終末盼望。他引用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盼望神學,指出無論我們是生是死,都在復活主裏面,因此我們與亡者並非完全的死別式分離。不過,即使他知道這種終末盼望,但也得承認這種終末盼望如今尚未實現;現實中他仍要繼續忍受與妻子死別式分離的傷痛,忍耐地度過餘生。

群體同在  彼此相顧

鄧教授指出,面對生命的分離,惟有靠著上帝的恩典,懷著終末盼望重整我們生活的世界。這重整是回到上帝創造生命的本意彼此看顧,互相同在。他又引莫特曼的話,指出愛就是盼望的基礎,因為上帝愛我們,以致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愛中跟我們的苦難世界同在,叫我們得著盼望,知道上帝並沒有離棄我們。妻子離逝這幾年,群體默默相伴,使他不再感到孤獨,叫他在經驗終末盼望實現之前,仍可以因人間的愛而忍受妻子離去的傷痛,生活下去。

教會生死教育經驗談

第二節是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望福堂堂主任袁麗連牧師主講,她從自己牧養長者群體二十多年的經驗出發,分享其中的發現和體會,從中反思長者的價值,並講述她如何協助長者發揮潛能,規劃餘生和身後的事。

再思對長者的態度

袁牧師從2000年開始牧養長者,之後有機會到美國進修與老年牧養關懷相關的課程。她指出社會和教會文化普遍都是尊重長者,一般人不會認為自己歧視長者。教會內,長者備受尊重愛護,是受服侍的一群。我們通常認為這樣的態度是善意的表達,但袁牧師認為這卻可能反映教會沒有把長者視為可作貢獻的資產。袁牧師認為這可能因為我們對長者有刻板的看法,無意間標籤了他們,這也是對長者的一種歧視。

長者的生命發聲

袁牧師表示在美國進修期間,不同的課程令她獲益良多。她首先學會的是讓長者的生命發聲肯定每個生命都富有價值,都是精彩的。她強調我們應該積極發掘長者生命隱藏的寶藏,多給他們機會發揮才能。袁牧師此後一直努力發掘長者的恩賜才能;牧養長者時,不因他們的年齡而限制他們參與教會的事奉,還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的生命說話,展露生命最美好的光輝。

袁牧師又為團契的長者製作了兩張光碟,回顧長者的人生,展露他們生命的獨特光彩,讓其家人朋友更認識他們,又將他們在耶穌裏生命的改變展現人前,發揮生命的影響力。此外,為了發揮長者的潛能,袁牧師邀請粵曲老師教授長者如何編寫福音粵曲,讓長者按照他們對福音的認識填寫福音歌詞。教會更把他們創作的福音粵曲錄製成光碟,讓他們美好的作品得以傳承。

規劃餘生及身後

除了讓長者的生命發聲,在生死的議題上,袁牧師曾撰寫一本名為「圓滿生命的藍圖」的手冊,從信仰角度推廣正確的生命規劃,希望幫助年長信徒回顧自己的一生,並在老年發掘生命的潛能,圓滿地完成上帝在其生命的計劃。

此外,她曾在教會舉辦人生規劃工作坊,以《圓滿生命的藍圖》一書為基礎,用一整天的時間教授內容。另外,她又曾帶年長的弟兄姊妹參觀殯儀館和基督教墳場,具體地向他們講解不同的殮葬方式和棺材的選擇,讓他們預早為人生作好最後的規劃。

社區生死教育經驗談

第三節是由殯儀社企「一切從簡」創辦人、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伍桂麟先生分享,主題為「社區生死教育經驗談」。伍先生分享他多年來推廣生死教育的經驗,包括為大學醫學院推動遺體捐贈計劃,以及成立殯儀社企在社區推動生死教育。

看準時機  了解需要

伍先生指出每個人在不同群體都有不同身分,因此推動生死教育時,我們必須清楚自己身處的社區及面對的對象,並在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將自己那套價值觀「翻譯」成恰當的語言傳達給對方。死亡是一般人較忌諱的話題,但如果我們能了解對象的需要,看準時機,在對象面對相關問題時給予關懷,並提供實際解決方案,這樣對方就自然不會抗拒,我們的價值觀也能有效傳遞。

線上線下  同步推廣

伍先生經常在不同機構分享生死教育的議題,但感到可接觸的人數有限。因此他嘗試運用大眾傳播媒體,以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七年前他開始經營有關生死教育的臉書專頁,分享生死議題的資訊,至今已有相當高的瀏覽次數。2020年疫症初期,伍先生在社區內舉辦生死教育線上工作坊,又製作相關短片,並印製繪本在社區派發,又把繪本上載到線上供人免費閱覽。這幾本繪本分別探討不同層面的生死議題。另外他又曾在電台節目主講生死議題相關的節目。

尊重生命  體恤哀傷

伍先生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工作十一年,負責推廣遺體捐贈計劃。他認為捐贈遺體背後最需要關注的,是人有否尊重遺體捐贈者,以及對喪親者有否同理心,顧及他們的需要。當時醫學院的解剖室門外掛著遺體捐贈者的名牌,以示對他們的尊重和謝意;那處也可讓捐贈者親人表達哀傷。

成立殯儀社企  關注社區需要

疫症期間,伍先生察覺社區有更大的需要,便離開醫學院,於2020年成立「一切從簡」殯儀社企,協助弱勢社群安排後事,並為喪親者提供情緒輔導服務,後來還售賣與生死教育相關的書籍,以提高社區對生死教育的意識。

此外,伍先生不時帶領生死教育交流團,與其他城巿交流經驗。2019年,他把交流所得的經驗帶回香港,舉辦與死亡相關的體驗活動,例如棺材體驗、模擬最後告別的儀式等,讓人切身體會死亡,從而學懂活好當下愛得及時

最後,伍先生用傳道書七章2節作結。他回顧自己的工作,有時自覺所作的微不足道,但對受助者來說卻可能意義非凡。他勉勵眾人要繼續保持同理心與身邊的人連結並用創意的方式貢獻社區造福他人

盼望更多分享交流

講座環節之後,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主任院牧林偉廉牧師主持座談環節,他與三位講員跟台下的參加者互動交流。參加者就講座的內容提出追問,反應踴躍。根據收到的回應,大部分人都認為座談會的內容切合主題,對他們有幫助和啟發。因應社會環境的需要,他們期望將來有更多這類型的講座,從更多不同角度探討這個話題。由於聚會內容豐富,不少參加者期望講座和交流環節的時間日後可以加長,讓嘉賓分享更多經驗,並與參加者有更多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