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切款待——踐行宣教的整全使命
殷切款待——踐行宣教的整全使命
殷切款待微小的陌生人
在新約中,殷切款待是基督徒的標記。殷切款待不僅是禮貌和文明的行為,也是具有深度的靈性。教會的先賢馬丁路德、約翰衞斯理看殷切款待為聖禮,是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以馬內利」的奧祕。更重要的,是聖經有不少關於殷切款待的教導。羅馬書十二章13節說:「客要一味地款待。」這裡「款待」可以翻譯為「打開你的家門」。馬可福音九章37節也記下耶穌的教導:「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希伯來書十三章2節亦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還有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5、40節:「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從上述的角度去理解,殷切款待的實踐是與宣教的整全使命息息相關的。歷代以來,教會所要踐行的宣教的整全使命,包括了回應神在那些「最小」的人身上的臨在,也就是殷切款待那些貧窮、有需要、被壓制的人,參與神的臨在和救贖行動。宣教的整全使命就是參與神的臨在和救贖,那就是跟隨神的腳蹤去關愛、幫助世界上有需要的鄰舍,叫他們的心靈和身體的病患得醫治,可以脫離罪惡和黑暗的權勢。這樣的宣教使命叫神的跟從者殷切款待鄰舍,謙卑地在微小人中作微小人。
因此,殷切款待那些微小的陌生人,是宣教的整全使命一個重要部分。殷切款待是打開教會的門去接待微小的陌生人,歡迎他們進入神的家,關懷他們的需要和分擔他們的痛苦。這些「最小的一個」見於社會每個角落,是一群有需要的陌生人。那麼,教會應如何向這些「最小」的陌生人「殷切款待」地宣教?
離心的宣教與向心的宣教
一直以來,基督教的宣教被看為「離心的宣教」──以差遣地為中心去到世界的邊緣,去到新的地域:到整個世界,到世界的末了。宣教就是「出去」──去到世界不同的地方傳福音。然而,宣教也有另一層面:「向心的宣教」。在舊約,以色列人是神的宣教子民、列國的光,他們主要的宣教使命是叫人「來」成為神的子民。在新約,耶穌呼喚門徒要成為地上的鹽、世上的光、山上的城市。這些圖像強調基督徒的見證能吸引人歸向神。這就是說:傳福音的人和教會,必須在神面前有「真實」的見證,方能招聚與吸引陌生人來教會。傳福音的人要殷切款待社會中那些貧窮、有需要、被壓制的人,叫他們的心靈和身體病患得醫治,脫離罪惡和黑暗的權勢。
在今天,向心的宣教對那些有宣教傳統的「差傳國家」而言,是不可忽略的。曾幾何時,在一些著重離心宣教的差傳國家裡,基督徒人口是公民的大比數,例如德國、英國和美國等。他們的跨文化宣教工作非常興旺,成為主要的差傳中心,曾派遣千千萬萬的宣教士到非洲、亞洲,傳福音給當地的未得之民。香港的教會不也是受惠於這些國家的宣教工作嗎?香港的眾浸信教會不也是受惠於美國的浸信會的宣教工作嗎?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不也是受惠於美國的浸信會的宣教工作嗎?
可是,現今這些基督教國家已日趨世俗化,文化思潮變得愈來愈多元,基督徒的人數也愈來愈少。在英國,年青人對基督教不感興趣,卻對一些民間宗教的鬼神趨之若鶩。英國一些著名大學的神學院也面對收生的困難。美國的情況同樣叫人憂慮,在過往幾十年,數大宗派如聖公會、長老會的教會,都面對人數下滑的困局。最近十年,美南浸信會人數下滑的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大型浸信教會擁有偌大的建築物和土地,可是崇拜人數只剩下幾十人,年長的老死,年青的卻不願進來。
在「新」的宣教地方傳揚福音
另一方面,一些有不同宗教信仰、來自異國異族的人民,已遷移至這些基督教國家的城鎮之中。對於這些國家而言,「使萬民作門徒」如今是甚麼意思呢?「萬民」是誰?「萬民」是否那些未聽聞福音的異族人民?是否當中的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如何帶領他們成為主耶穌的門徒呢?今時今日,這些基督教國家是否也成為了一個「新」的宣教地方?
用相近的思路去想想,香港會否也是一個宣教的地方?香港不是還有很多人未歸信耶穌嗎?基督徒的人數不是沒多大增長嗎?中國各城各鄉的同胞來到香港生活,不也是未得之民嗎?我們的社會也變得愈來愈多元化,有不同民族的人民帶著他們的宗教信仰來到香港。那麼,「使萬民作門徒」的「萬民」不僅是香港以外的未得之民,也是香港社會中那些未聽聞福音的各族人民。
因此,向心的宣教也是當代宣教應留心的一個方向。宣教不僅是離心的宣教,也同時是向心的宣教。教會除了前去未聽聞福音的地方,也可以留守舊日的宣教地方,在這裡「重新」宣教。
教會的生命見證見於殷切款待的生命
要向心宣教,教會的生命見證是非常重要的。宣教使命不僅是跨文化的宣教,也是教會在本國、本土的社群中的生活見證。傳福音的使命必須透過見證而達成。我們不僅要宣講福音,也要讓人看見福音。見證就是敞開教會和自己的生命,叫人「來看」,而教會的生命見證可見於教會殷切款待的生命。
以美國為例,這個近代宣教的差傳中心是世界的窗戶,是一個吸引世界的中心。基督教那種殷切款待的精神孕育了美國,叫這片疆土被視為「自由的土地」。事實上,不少異族異國的人民因著不同的原因,紛紛遷到美國。有些基於經濟需要,有些因著政治迫害,不惜拔根遷徙。無數人得以在新地土重建家園,能夠覓得工作、加入教會、結交朋友,是因為他們經歷了美國的殷切款待,受到這個宣教的差遣中心的款待。
然而,有時候美國的款待也是有選擇性的。回望當年,在美國教會努力向海外傳福音的同時,美國的白種人社會仍在販賣黑奴,縱容種族主義。美國各大城市的街頭,當今亦有不少人無家可歸、露宿街頭、受飢寒之苦。許多時候,教會對這些弱勢人士的關心是微弱的。不難想像,當教會未能在自己的社會履行殷切款待之道,她的見證會變得軟弱無力,遑論跨過文化的邊界,跑到別處陌生的土地去宣揚福音。
殷切款待的生命見證,是向心宣教所強調的方式,也就是叫人來看見耶穌基督。然而,這種生命見證的宣教,也是一種有冒險性的傳福音方式。因為在我們邀請陌生人來看耶穌基督的同時,也是邀請人家來看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能否安心地發出邀請,叫教會門外的陌生人來住在我們的家、來看我們?我們能否邀請他們來看我們生命的本相、我們教會的本相、我們社會的本相?我們的見證是怎樣的見證?我們信耶穌基督是否信得喜樂?教會能否表現出教會是神的子民,是神國度的彰顯?我們的教會是否充滿著殷切款待的生命?抑或教會跟社會的政治一樣,有很多矛盾,有很多手段和角力?甚至教會的政治比社會的政治更不公義?這些問題是宣教所要迎對的基本挑戰。
殷切款待是宣教的整全使命的踐行
這些問題促使我們反省見證的真實性。宣教的深度不在於「差傳事業」的建立,而在於教會和信徒生命的見證。真實的見證不是大吹大擂地炫耀教會如何富裕,不是誇耀教會在社會所掌握的政治權勢。真實的見證是指出社會所患上的精神分裂病乃在於其對財富、權力、歡愉的貪戀和擁抱。真實的見證是在一個混亂、困擾、孤獨、憂傷的社會中,提供有別於精神分裂的生活的另一選擇,向眾多的陌生人唱出錫安的詩歌,去殷切款待那些貧窮、有需要、被壓制的人,見證福音的生命力和喜樂。當教會這樣做,她不僅不會重複社會的精神分裂,她更是「殷切款待」地宣教,真實地去見證。此外,殷切款待的宣教教會也會著力發聲,提醒那些「強大」的掌權者要愛護「微小」的人民;挑戰人要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秉行公義,建設平等的伙伴關係,建立和諧的群體,並要保護生態環境。
這一切都是大使命的具體展現,它們正是耶穌基督所吩咐的大使命。一方面,我們要遵從基督的大使命,要「去」——去「跨越」到不同的地方,去到世界的每一角落、每一邊界,傳福音給當地的未得之民;去跨越社會、文化、種族、地域、政治的邊界,引領不同的陌生人作耶穌基督的門徒。另一方面,教會同時要作美好的見證,有生命的轉化,能殷切款待鄰舍,尤其是那些微小的人。這樣,香港的眾教會也該殷切款待我們當中的新移民,殷切款待貧窮的人,殷切款待有需要的人,殷切款待被欺壓的人,以生命見證基督的福音,把福音傳出去。這就是殷切款待的宣教。殷切款待是宣教的整全使命的踐行。
2012年7月